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贵阳学院的学子们勇于探索、勤于耕耘,涌现出一批新时代的创业者和追梦人。他们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在全省各行各业留下属于贵阳学院的印记。
历经风雨洗礼,他们在社会浪潮中淬炼出丰富的创新智慧与实战经验,校友本身便是创新创业知识的活教材。他们的非凡故事与深刻见解,对于初涉创业领域或怀揣创新梦想的学子而言,是无比珍贵的灵感源泉与动力引擎。
为发挥优秀校友的榜样作用,激发广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校友成为我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引路人,2024年9月3日,大学科技园邀请我校2009级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曾国回校,以《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为题,与在场的50名同学分享了他从迷茫到坚定信念的成长历程。
曾国同志现为多彩贵州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办公室主管,高级工程师,贵州省科技专家库专家,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笔杆子”人才库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科技政策研究;自参加工作以来,围绕我省科技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先后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曾主要参与贵州省科技计划过程管理、科研信用管理、苗绣产业化等政策研究与制定。
曾国是我校2009级本科同学,在学校就读期间,参与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志愿者协会的组建指导运行工作。在校期间,作为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人,与团队协助校党委、团委圆满完成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贵阳学院998名赛会志愿者的招募、选拔、培训、管理、表彰工作;围绕贵阳市“三创一办”的号召,带着团队打开贵阳学院志愿者事业的新篇章,团队因此受到时任贵阳市委书记李军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带领团队圆满完成省市举办的“禁毒防艾”、“中国贵阳避暑季开幕式”、“2012筑成广场迎新仪式”、“三创三实”、“为农民工子女募集冬衣”、“交通协管”以及常规“爱心支教”、“环保宣传”、“科普宣传”等活动60余项次,为我校志愿者品牌项目“三大工程”(即爱心工程、环保工程、科普工程)的提质增效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校期间荣获优秀志愿者、优秀社团工作者、优秀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并受到贵州省委、省政府嘉奖,受到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嘉奖。
曾国首先回顾了自己在大学时期的生活,是如何从迷茫中到有效规划的,通过参与学校团委、志愿服务工作以及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等经历,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他鼓励大家要勇于发现自我,脚踏实地,突出优势,形成自身能力。
面对初入职场的焦虑,曾国提出了“宁缺毋滥,防止受骗”的建议,强调了在选择职业道路时要保持清醒和谨慎。他还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包括在省科技厅工作期间的努力和成长,以及在省政府办公厅跟班学习期间的经历,凭借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获得了省领导的认可。
曾国分享了他在工作中的“五个坚持”,分别是勤能补拙、思考在前、吃亏是福、细节为要、真诚善良,以及如何处理同事关系和成长为“笔杆子”的过程。他的分享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自己树立梦想,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在心中播下创新创业的种子。
曾国关于“认识你自己”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不断学习、勇于尝试的鼓励,让在场的同学认识到,成功的背后,不仅需要智慧与勇气,更需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与定位,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未来无限可能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曾国鼓励学弟学妹们:“天道酬勤,人生走过的每一段经历,将来都算数;人道酬善,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做一个有温度的人;超越自我,将见贤思齐化作追求进步的故事;心怀感恩,常怀感恩之心沐浴在学习、生活、工作中。”
分享结束后,现场的同学积极向曾国沟通讨论,提出自己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疑惑,诉说着自己的迷茫没方向,不知所措。曾国为大家一一进行了解答。曾国耐心解答并欢迎母校的学弟学妹成为他的工作伙伴。科技园也向他颁发创新创业指导老师聘书,感谢他用生动、成功的自身经历,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注入鲜活案例。
近年来,大学科技园顺应需要积极丰富创新创业课程,陆续开设了博雅周二课堂、创青春-企业家面对面、创新创业沙龙、博雅讲堂-眼界、SYB直播课、大学生创新创业互动与实践(观摩活动)、薪火黔行-红色文化实践课、图云森友会、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培育及辅导和十六段人生等创新创业分享课。邀请企业家、创业导师多人组合授课与互动模式,推动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和课程体系的创新。形成“覆盖全体、分类培养、实践为主、开放协同”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每年近120场的活动,提升我校学子对创新创业知识的了解,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